当前位置:河北中医肝病医院 >> 肝硬化 >> 肝硬化常识 >> 浏览文章

肝硬化的临床分类

时间:2008年03月30日信息来源:本站原创点击: 加入收藏

    依据是否合并肝功能衰竭,门静脉高压是否已经形成,临床上常区别代偿期肝硬化及失代偿期肝硬化,按2000年中华医学会制定的全国防治方案,其诊断要点为:

    1 代偿期肝硬化

    指早期肝硬化可,一般属Child-Pugh A级。有轻度乏力,食欲减少或腹胀等症状,但无明肝功能衰竭表现。血清蛋白可以有降低,但仍≥35g/L,胆红素<35umol/L,凝血酶原活动度多大与60%。ALT和AST轻度升高,AST可高于ALT,r-GGT可轻度升高;可有门脉高压症,如轻度食管静脉曲张,但无腹水,肝性脑病或上消化道出血。

    2 失代偿期肝硬化

    指中晚期肝硬化,一般属Child-Pugh B,C级。有明显肝功能异常及失代偿征象,如血清白蛋白<35g/L,A/G<1.0,明显黄疸,胆红素>35umol/L,ALT和AST升高,凝血酶原活动度<60%。患者可出现腹水,肝性脑病及门脉高压症引起的食管,胃底静脉明显曲张或破裂出血。

    根据肝脏炎症活动情况,可将肝硬化区分为:

    1 活动性肝硬化

    慢性肝炎的临床表现依然存在,将别是ALT升高,白蛋白水平下降,肝质地变硬,脾进行性增大,并伴有门脉高压征。

    2 静止性肝硬化

    ALT正常,无明显黄疸,肝质地硬,脾大,伴有门静脉高压征,血清白蛋白水平低。  

温馨提醒:
如果上述内容没有解决您的问题,您可以拨打免费电话:400-8769-120或0311-88786666

如果您还需要其他服务请: 联系我们 预约挂号 免费通话 关注微信
( 本文编辑: | 文章审核:佚名)

就医环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