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河北中医肝病医院 >> 乙肝 >> 乙肝常识 >> 浏览文章

乙肝病毒存在的“标签”

时间:2008年08月15日信息来源:本站原创点击: 加入收藏

  乙肝病毒标志物(HBVM)以前俗称两对半,现指的乙肝病毒标志物已远远超过原来的范畴。因此,两对半概念已不适用于临床,已逐渐被摒弃。目前,乙型肝炎标志物包括了很多项指标,各项指标的意义又错综复杂,难以搞清;这些指标组合成许多的阳性模式,常使病人感到困惑。故这里介绍一种简便方法,只要将化验单对照一下下面的表,就能知道化验单的临床意义。乙肝病毒在感染人体后乙肝标志物变化有以下特点:

  ①潜伏期:乙肝表面抗原(HBsAg)阳性,或伴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聚合酶(HBVDNAP)和乙肝e抗原(HBeAg)阳性。

    ②急性期:HBsAg、HBeAg、HBcAg、HBVDNAP、HBVDNA、前S蛋白均可阳性,乙肝核心抗体M型免疫球蛋白(抗HBcIgM) 高滴度,抗HBc滴度逐渐升高。

  ③恢复期:HBsAg、HBeAg、HBcAg、HBV DNA、前S蛋白等均转阴,抗HBcIgM滴度下降并消失,抗HBc持续高滴度,抗HBs滴度度逐渐升高,抗HBe可阳性。

  因此,动态观察乙肝标志物有助于急性乙型肝炎的诊断,临床上应用以下两项标准或其中一项诊断急性乙型肝炎:①HBsAg滴度由阴性到阳性高滴度,再由高滴度到低滴度,消失后抗HBs阳转。②急性期抗HBc IgM滴度高水平,而抗HBc阴性或低水平。恢复期则相反。

温馨提醒:
如果上述内容没有解决您的问题,您可以拨打免费电话:400-8769-120或0311-88786666

如果您还需要其他服务请: 联系我们 预约挂号 免费通话 关注微信
( 本文编辑: | 文章审核:佚名)

就医环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