肝硬化如何诊断?肝硬化是一种慢性,肝脏呈进行性、弥漫性、纤维性病变的肝脏疾病,由于早期往往没有典型的症状和体征,所以临床诊断必须依靠病史、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手段来综合判定,如:
1.病史:有病毒性肝炎、长期嗜酒、长期营养不良、血吸虫病或化学药物中毒等病史的人都属于肝硬化的高危人群,必须定期进行检查。
2.临床表现:早期(肝硬化代偿期)有食欲不振、腹水、恶心、腹泻、肝脾轻度肿大、血管痣;晚期(肝硬化失代偿期)有腹水、出血倾向、黄疸、肝掌、脾肿大、肝体积缩小等。
3.相关检查结果,如:①B超检查:肝脏大小变化、表面和形态,回声改变,门静脉、脾静脉增粗,有腹水,可见液性暗区,脾体积增大。
②肝组织学检查:有纤维隔形成且小结节性或混合结节性增生者可确诊。
③肝功能检查:代偿期肝功正常或轻度异常,失代偿期肝功明显异常,血浆白蛋白降低,球蛋白升高,其比例倒置,蛋白电泳γ球蛋白明显增加。
④血象检查:脾功能亢进者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,严重时全血细胞减少。
⑤食管钡透或内镜检查,有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。
肝硬化如何诊断?希望上述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,如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,可点击肝病热线:400-8769-120,河北中医肝病医院在线专家愿为您悉心解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