了解肝硬化的早期症状对肝硬化早期发现有很好的辅助诊断作用,但是,肝硬化的早期症状多数不典型,且往往伴随着原发疾病的症状一起出现,使人难以区分和辨别,很容易造成漏诊。因此,医患人员除了掌握肝硬化的早期症状特点外,还要了解原发病如乙肝、脂肪肝、丙肝等疾病的症状,来综合分析判断,必要时应该采用有效的检查手段,以明确诊断。
下面主要介绍一下肝硬化的早期症状:
由于肝脏代偿能力很强,所以肝硬化的早期症状多不明显且常缺乏特异性。而实际上多数肝硬化的早期患者没有明显不适症状,即使有症状也都较轻微,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一、全身症状表现:主要表现为倦怠乏力、易疲劳、体力减退等全身不适症状。
原因:
1、肝硬化时肝脏受损,可导致肝气郁结,情志不畅,可导致神疲乏力。
2、肝硬化的原发因素如乙肝、长期嗜酒等都可导致患者长期食欲不振,进食量减少,无法满足人体所需的营养和热量,导致体力减退,易疲劳。
3、肝功能异常时,可导致糖、蛋白质、脂肪、维生素等物质的代谢吸收障碍,导致能量产生不足,无法满足机体需要,引起乏力、疲劳等。
4、肝脏损害或胆汁排泄不畅时,血中胆碱脂酶减少,影响神经、肌肉的正常生理功能,引起倦怠乏力、体力减退。
5、肝硬化时乳酸转变为肝糖元过程发生障碍,肌肉活动后乳酸蓄积过多,引起乏力。
二、消化系统症状: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、恶心、厌油、腹部胀气、上腹不适、便秘、腹泻等等,且劳累后较明显。
原因:
1、肝脏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。肝脏能分泌胆汁,胆汁中的胆盐成分能与食物中的脂肪结合形成乳糜微粒,从而被人体吸收。除了帮助脂肪吸收以外,肝细胞中含有多种酶类,这些酶在糖、脂、蛋白质代谢中都起到重要作用。当肝功能受损时,肝脏对营养物质的代谢能力降低,营养物质的合成速度减慢,可以通过反馈机制抑制进食,使食欲减退。
2、肝脏肿大引起包膜紧张或炎症刺激包膜,可通过支配相应部位的自主神经传入中枢,引起恶心感,重者可引起呕吐。而肝脏炎症时引起的胃肠动力改变,又可以反过来产生饱胀不适感,进一步加重恶心感,抑制食欲。因此,肝病常表现为恶心、食欲减退。
3、肝病时肝细胞受损使胆汁分泌减少,消化脂肪和蛋白质的能力降下降,引起食欲不振。
4、肝细胞受损使解毒能力降低,内毒素刺激肠道导致消化不良。
5、肝门静脉血流不畅,压力增高加上低蛋白血症使胃肠壁淤血、水肿甚至出现腹水,肠功能紊乱而引起胀气等。
三、肝区不适或肝区疼痛症状:大多数肝硬化患者早期都会出现肝区不适或肝区憋闷、肝区不同程度的疼痛现象。一般来说,肝区疼痛与病情轻重并没有绝对的关系。
原因:
1、肝硬化时肝肿大,可使肝包膜过度延展刺激神经引起疼痛。恢复期,肝包膜的粘连,肝周围的炎症均可引起肝区的疼痛。
2、慢性肝病常有继发性的胆道系统炎症性改变,亦可以引起疼痛,当然右上腹有许多器脏,如胆石症、胰腺炎、慢性胃炎均可表现右上腹的疼痛及牵拉,需要鉴别诊断
3、与精神状态有一定的关系,据调查,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抑郁的肝病患者,肝区疼痛的频率和几率明显增加。
四、皮肤黄染:学名称为-黄疸,由于肝硬化时胆汁不能正常排出,从而导致血中胆红素增多,所以肝硬化早期半数以上的患者都可出现黄疸症状,但一般程度多较轻微,但如黄疸骤然升高时,常提示肝细胞破坏严重,需加以重视。
五、出血倾向:由于肝硬化时肝脏合成各种凝血因子及凝血酶的功能减低,脾功能亢进而引起血小板减少,所以肝硬化患者早期常常伴有出血倾向,如反复鼻出血、牙龈出血等等。出现倾向可在早期有所表现,但是在肝硬化中晚期将更加明显。
六、其他症状:肝硬化的早期症状常见就是上述几点。其他症状如肝病面容、内分泌紊乱症状等症状也可能出现,但一般不包含在肝硬化的早期症状之内,它们多随着肝硬化病情的加重在中晚期逐渐出现。
少数肝硬化的早期症状可见蜘蛛痣和肝掌等表现,如果在原发病时期没有蜘蛛痣或肝掌,而最近突然出现时应该怀疑病情出现了变化,不排除出现肝硬化的可能。了解了肝硬化的早期症状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肝硬化是非常重要的。应为肝硬化的早期是肝硬化能否治愈的关键时期,一旦忽视治疗,步入晚期,将会给治疗带来很大的困扰。
相关推荐:肝硬化晚期治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