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的晚期阶段,患者可出现出血的现象,从而对患者的健康造成非常严重的危害和影响。那么,导致肝硬化出血的原因有哪些?下面请河北中医肝病医院专家来详细介绍一下。
1、血小板功能异常及数量减少:在止血的过程中,血小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,如果血小板的质与量不断下降都会不利于止血。当肝硬化严重时就会有脾肿大和脾功能亢进,大量的血小板就停留在脾内,加剧了破坏程度,还有就是肝硬化时骨髓的功能也会受到抑制,这也会引起血小板的数量减少,功能紊乱。
2、抗凝物质增加:抗凝物质主要是肝素,肝素容易被肝素酶分解,使肝素酶不能抗凝。肝硬化时肝脏合成肝素酶的量就会减少,从而使血循环中肝素大量增加,就造成了血液不容易凝固。
3、纤维蛋白溶解增加:凝血过程中的最后阶段是纤维蛋白形成的阶段,但是纤维蛋白会被纤维蛋白酶溶解,肝硬化时肝脏对纤维蛋白酶的激活物不能有效的清除,这样就增大了纤维蛋白的溶解。
4、血管损伤:肝硬化患者的血管内皮容易损伤,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就很容易发生出血,此外,肝硬化时还会容易出现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被损伤而出血。
5、弥漫性血管内凝血:肝硬化时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出现障碍,不能及时有效的清除促凝物质,再由于之前血管内皮受损,激活凝血系统而发生广泛的血管内凝血,从而消耗了很多凝血因子和血小板,进而造成凝血功能障碍。
导致肝硬化出血的原因有哪些?以上就是专家对此的简单介绍,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。专家提醒,肝硬化患者一旦出现了出血的现象,应重视起来,及时进行处理,不要让其危害到患者的生命。若您还需要了解其他肝病问题,可以点击在线咨询,免费与专业医生进行一对一交流,或拨打肝病专家健康热线:400-8769-120,我们将悉心为您解答。